小时候写作文不是会用“避风港”来形容我们的家吗?那时候连避风港到底是什么都还没有搞清楚,只是知道老师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所以就记起来了。
长大了,尤其是最近这几年越来越能体会箇中的意义。处于这种大家已经把你当成完整的成人但是却还未有自己家庭的年龄,我们的家一直都是那个以前下了巴士之后就会奔向的地方。游子在异乡,不管把租来的房子装饰得多么漂亮、打理得多么整齐,我们内心都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我们的家。
当然,家之所以温暖也是因为家庭成员的关系。其实我妈妈不是属于下厨的高手,她的菜谱来来去去就那几样菜色,今天A汤+B菜+C鱼,明天B汤+C菜+A鱼。。。我都会背了,但是,试问有多少人会认为一餐日本buffet好过妈妈的住家菜?没有。只有妈妈才知道我讨厌吃什么菜、喜欢喝什么汤,也只有她才会为了我每天都到同一个水果档问人家好吃的番石榴到了吗。
每当我病倒了或面对很严重的问题时,我都会特别想家,因为它总有治愈我的能量。
我不知道如果将来我组织了新的家庭,我还会不会有这一份思乡的情怀。。。但是此刻的我真的好想回到那个避风港去。
婚礼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族的事?
13 years ago
4 comments:
我也好想回到避风港去....但是,我们都不能!应该怪自己说我们要求太多,家乡没办法满足?还是应该怪政府,没好好的发展好我的家乡.......?
读到"只有妈妈才知道我们讨厌吃什么菜,喜欢喝什么汤"时,我的眼框湿了。我想回我的避风港!
我天天回家吃妈妈煮的饭…… 自从有过离家读书的经验,我从不抱怨妈妈煮什么菜……
大家是时候成家立室了~
Post a Comment